陕西春秋款衬衫定制-春秋制式衬衣
陕西歇后语
打个灯笼上厕所——芯
抱个玉门杆尿尿——闲你球长
老虎吃天——没法下爪。
黄河里撂秤锤——不漂。
六月的莴笋——皮老心脆。
向日葵把头切了——大笋(损)。
山里的核桃——砸着吃。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屎牛上粪堆——自高自大。
上集没拿口袋——存心不量(良)。
星星跟着月亮——沾光。
狗逮老鼠——多管闲事。
县长的婆娘——僚的太太。
驴粪蛋子——外面光。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张飞卖秤锤——人硬货更硬。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软。
半夜叫敬德的门——自寻挨鞭。
裁缝丢了剪子——光剩尺(吃)。
近视眼下校场——一眼(言)难尽。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土地爷的帽子——硬盔(亏)。
屎壳郎搬家——。
枣核解板——两锯(句)。
鼻子底下挂灯笼——闻(文)明。
马尾穿豆腐——难提(题)。
河南到陕西——两省。
老九的弟弟——老十(实)。
竹篮打水——一场空。
药铺开烂了——方子还不少。
红萝卜调辣子——吃出看不出。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鸭子吃菠菜——平铲。
老鼠掉到面缸里——瞪白眼。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一只手戴手套——露一手。
剃头担子——一头热。
杨树叶——两面光。
梦里吃糖——想得甜。
做梦娶媳妇——想的好事。
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正月十五贴门神——迟了半个月。
陕西关于土地的歇后语歇后语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下面是关于土地歇后语内容,欢迎阅读!
关于土地歇后语
歇后语:关门献土地保佑自己太平
歇后语:二两银子铸个土地爷钱能通神
歇后语: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
歇后语:土地爷拍蚂蚱慌了神
歇后语:得罪土地公鸡鸭养不活。
关于土地爷歇后语
生铁铸土地爷 硬神;硬撑
生铁铸土地 硬乘;硬神
社坛土地 冇瓦遮头
筲箕装土地 淘神
烧了庙土地爷 走投无路;无家可归
山西大土地 小
雷公打土地庙 上神压下神
雷打土地庙 上神压下神
狼当土地神 吃人鬼
篮子里装土地爷 提神
口吞土地庙 满肚子鬼
扛着头上土地庙 糟蹋神像
扛着钁头上土地庙 糟蹋神像
酒坛里土地爷 醉鬼
较场坝土地爷 管得宽
叫化子向土地庙要饭 摸错了门
叫花子同土地婆结婚 神喜人欢
叫花子睡土地庙 做全是白日梦
见了土地爷不磕头 没拿当嘛儿
火烧土地公 走投无路
关门献土地 保佑自太平;保佑自家太平;保佑自己太平
高山土地 不请不到
当家什卖土地 一贫如洗
当家神卖土地 一贫如洗
大水冲走土地庙 流神;留神
大水冲崩土地庙 慌了神
大神不落土地庙 接不到
出城隍庙进土地庙 闯神又闯神
城隍找土地爷闲谈 神聊
城隍找土地爷拉呱儿 神聊
城隍找土地爷拉呱 神聊
茶壶里装土地 锡器养神;息气养神
踩着土地爷爷头顶拉屎 欺负神小
踩着土地爷头上拉屎 欺负神小
财神爷土地 爱才;爱财
财神庙土地爷 爱钱
财神庙土地 爱财;爱才
土地爷捉迷藏 神出鬼没
土地爷洗脸 失{湿)面子
土地爷逃难 慌了神
土地爷拍蚂蚱 慌了神
土地爷拿邪 神出鬼没
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
1、 大姑娘生头胎开怀2、 鸡穿大褂狗戴帽衣冠禽兽
3、 还清了房钱且住
4、 西山日头倒流水净是怪事儿
5、 隔山射虎全凭硬弓(功)
6、 蝼蛄吃庄稼地下活动
7、 乌龟驮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8、 苦水里泡大的杏核儿苦仁(人)
9、 老肥猪上屠场挨刀的货
10、 木头脑瓜挨了刀不记疼
11、 寒流过了来暖流冷潮热风(冷嘲热讽)
12、 鸭子赶骆驼差得远;差远了
13、 抱着书本儿骑驴走着瞧
14、 警犬的鼻子一真尖(奸)
15、 铁叉子刷牙硬找渣(岔)
16、 七月里的荷花时鲜
17、 两牛打架硬顶
18、 演员出台粉墨登场
19、 指到黄牛便是马信口雌黄;自欺欺人
20、 玻璃袜子玻璃鞋名角(明脚)
21、 山头上的草根子硬
22、 驴头马面路货色
23、 后山石头不开窍
24、 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25、 借灵堂哭自己另有伤心事儿
26、 皮球上扎一刀泄气;硬不起来
27、 满身生疮体无完肤
28、 《百家姓》少了第二姓缺钱
29、 晴天响霹雳惊天动地
30、 啄木鸟凿木头嘴厉害
31、 石头落水越往下越厉害
32、 草尖上的露水不长久;留不住
33、 老大懒汉老二勤不做,二不休
34、 石狮子灌米汤滴水不进
35、 杨白劳过年躲躲闪闪
36、 头发丝吊大钟千钧一发
37、 人头上长疥疮毛病
38、 铁罐头撞上玻璃瓶有口无心、空发声
39、 赶车不带鞭子光拍马屁股
40、 饿狗掉进茅坑里饱吃一顿;正好
41、 刀尖上赌气活不久;活不长
42、 龙王爷凑热闹涨水
43、 观音菩萨坐轿靠众人抬举
44、 狗咬屁股啃腚(肯定);一口咬腚(定)
45、 树枝上挂团鱼一一四脚无靠
46、 鲤鱼跳龙门碰时运,身价百倍
47、 大海鱼儿几经风浪
48、 电梯失灵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49、 黄鼠狼生耗子辈不如一辈
50、 黄鼠狼拜月亮装神弄鬼
51、 老鼠上锅台熟路
52、 吃进狼嘴的羊肉吐不出来
53、 两个麻子结婚点子不少
54、 鼻子大了压到嘴难开口;口难开:不好张口
55、 口吃黄连苦在心
56、 武大郎玩鸭子不知是什么乌
57、 六月里做棉袄早准备
58、 开着收音机听戏听见看不见;闻声不见人
59、 三十晚上盼月亮没个指望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二
60、 叫花子串大街穷逛61、 城楼上的卫兵高守(手)
62、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63、 高粱秆当柱子难顶难撑
64、 看见麦子叫韭菜五谷不分
65、 湿柳做桥歪歪扭扭
66、 吃了喜鹊蛋乐开怀
67、 风筝落在刺笆[荆棘]林乱缠;缠住了
68、 竹子长权节外生枝
69、 天下的乌鸦般黑
70、 属蝙蝠的夜里欢
71、 大海里的浪涛波澜壮阔
72、 房脊上逮鸡不好捉摸
73、 老虎屁股摸不得
74、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75、 东海洋里的黄沙经不起浪来磨
76、 老没牙的喝稀饭无齿(耻)下流
77、 牵着肠子挂着肚放心不下
78、 背着哈哈镜走路不怕后人见笑
79、 阉了的公鸡不啼(提)
80、 乌鸦扮孔雀不伦不类
81、 飞机舱里伸出个巴掌来高手
82、 厅堂里的老古董摆设
83、 哪山唱哪山歌到哪说那
84、 慈禧手下的光绪帝有职无权
85、 一天到晚淡茶饭不吃香
86、 南郭先生吹竽不会装会;滥竽充数
87、 买个喇叭不透气实心眼
88、 阎王爷照镜子一鬼样子;鬼相
89、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90、 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有去无回
91、 门缝里看大街眼光狭窄
92、 爱买红绿颜料贪色
93、 长尾巴的蝎子满肚子毒水
94、 舞台上的二人转唱一和
95、 吃饭舔碗边穷相毕露;吝啬鬼
96、 船工租船游西湖划得来
97、 空手抓山蹦子一不是好逮(得)的
98、 百货店里的买卖挑挑拣拣
99、 鸭子的屁股爱翘:圆滑;又圆又滑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三
100、 东施效颦生搬硬套101、 抱着干柴救火帮倒忙
102、 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103、 玻璃灯笼里外明
104、 见了王母娘娘叫大姑攀高亲
105、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算;暗中盘算
106、 家雀变凤凰越变越俏
107、 树叶掉下来捂脑袋小心过分;过分小心
108、 铁板上的铆钉没跑
109、 麦秸装枕头草包
110、 鳖笑龟儿看不见自己的丑
111、 高山上的松柏四季常青
112、 禾草里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113、 骆驼走路昂首阔步;一步个脚印
114、 菱角的肚子实实在在
115、 谷子地里长高梁冒尖;出人头地
116、 自行车爆胎气崩了;气炸了:泄了气
117、 原始森林里迷了路分不清东西南北
118、 脚踏楼梯板步步高升
119、 睁着眼睛跳黄河走投无路
120、 床底下举斧头有力用不上
121、 隔皮选西瓜难识货
122、 疯狗吃日头不晓得天高地厚
123、 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枣
124、 檀香木做马桶屈材(才)
125、 娄阿鼠问卦做贼心虚
126、 羊儿叫狼咩咩咩(慢慢慢)
127、 鹅卵石垫墙基立场不稳;不稳当;根基不稳;基础不牢
128、 金刚钻划豆腐深刻
129、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130、 孝子吃豆腐里外都是白
131、 鲁班皱眉头别有匠心
132、 娃娃鱼上树左看右看不像入
133、 梦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134、 灶王爷上天句句实情
135、 属玫瑰的刺儿多
136、 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137、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138、 锅盖做风箱受了热气受冷气
139、 红眼老鼠出油盆吃里爬外
140、 萝卜碰上三九天要冻(动)心了
141、 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142、 眉毛上失火红眼
143、 病人装进棺材不可救药
144、 缚在线上的蚂蚱跑不了
145、 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146、 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147、 鸭子了还有鹅个顶一个
148、 南山豹,北海蛟狠的狠,凶的凶
149、 杀凳上的肥猪活不了多久;在眼前
150、 牛犊子撒娇顶顶撞撞
搞笑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搞笑歇后语_经典歇后语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一
1、医生摇头——没法治2、杀鸡割破胆——自找苦吃
3、见着猫儿当老虎——大惊小怪
4、口里吞了个毛杏子——心酸
5、毛驴啃石磨——嘴硬
6、壁上挂魁星——鬼话(画)
7、水面上的影子——清高
8、檀树火筒——也勿通
9、新娘子蒙头——不给面子
10、鹅头装在鸭颈上——不像样
11、馋猫吃老鼠——生吞活剥
12、玉皇大帝娶土地婆——惊天动地
13、玻璃上绣花——白费功夫;白费劲;枉费工
14、吃着黄连长大的——苦人儿
15、黄鳝斗泥鳅——滑头对滑头
16、俩寡妇掉泪——不说都清楚
17、骑马上天山——回头见高低
18、心里塞团麻——乱糟糟
19、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20、鸡飞蛋打——双重损失;一场空
21、老牛掉进深泥潭——不能自拔
22、隔墙点灯——谁也不沾谁的光
23、宣传车演节目——载歌载舞
24、母老虎地头蛇——惹不起
25、阎罗王的一鬼上
26、戏台上说话——不办真事
27、钢锤砸铁砧——硬碰硬
28、错贴的门神——反了脸(翻了脸)
29、财主家的狗——认富不认穷
30、头顶上长眼睛——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31、属算盘珠的——拨一拨,动一动;不拨不动;随人拨弄
32、性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冷一下
33、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34、金盆打水银盆装——圆亮(原谅)
35、家中的小太阳——独生子女
36、萤火虫打架——明对明
37、鸡蛋教训母鸡——岂有此理
38、骆驼了变毛驴——没驮够
39、鹅卵石放鸡窝——浑蛋
40、秀才房里——尽是书(输)
41、草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42、猴儿脸——说变就变
43、鹅卵石跌进厕所——又臭又硬
44、代别人写情书——不是心里话
45、半云空上长草——破天荒
46、老母猪尿窝——自作自受
47、燕子尾巴——叉劈了(事情出现分歧或偏差);两股叉
48、癞蛤蟆想飞——不是上天的料
49、舞台上拜天地——痛快一时
50、剥了皮的高梁秆一成了光棍
51、乌鸦唱画眉调——听来不对劲
52、高明的谎言——算卦
53、二百钱一双乌拉——(不知羞耻)
54、天上星星地上板凳脚——数不清(白族)
55、渔网捕虾米——白张罗
56、鹅吞鸡头——卡壳了
57、骆驼脖子仙鹤腿——各有所长
58、半夜里捉麻雀——掏窝儿
59、冬天喝冷水——凉透了心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二
60、烂柿子落地——软成一摊61、白菜叶上浇粪水——没一片干净
62、雾中照相——路线不明
63、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64、椅子折了背——没靠头
65、老鼠偷秤砣——盗铁(倒贴)
66、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天下太平
67、火车出站台——走得正,行得直;越跑越欢
68、衬衫上的第三个扣子——贴皮贴肉不贴心
69、一天一宿变两回——朝令夕改
70、脊梁驮黄连——背(悲)苦
71、豆腐耳朵——爱听谗言
72、鱼鹰逮鱼——全凭一张嘴
73、眼镜蛇张嘴——放毒
74、刀尖上打拳——站不住脚
75、船开才买票——错过时机
76、猫守老鼠洞——不动声色;等
77、久旱逢甘雨——及时;喜煞人;正是时候
78、家里丢了磨——没推的了
79、瓦罐子和土坯子——穿的货
80、打官司的上堂——各执一词
81、孔夫子带腰刀——有文有武
82、黄河管不着长江——各顾各
83、玻璃瓶子装开水——三分钟的热劲
84、肚子里的寄生虫——知内情
85、甜瓜地里种甘蔗——从头甜到脚底
86、一手遮住脸——独当一面
87、夜里攀险峰——生不顾
88、种地不长苗——坏种
89、凳子翻个——四脚朝天
90、夜猫子报喜——坏名誉了;没有的事
91、六月的云——捉摸不定
92、井底出太阳——深晴(情)
93、贾岛进僧门——推敲
94、盐厂的伙计——多管咸(闲)事
95、大伙儿同唱一个调——异口同声
96、米筛挡房门——心眼多;心眼不少
97、前脚不离后脚——紧相连
98、放羊的拾柴禾——捎带
99、蝙蝠身上插鸡毛——你是个什么鸟
歇后语大全及答案三
100、属夜猫子的——穷叫唤101、摇着脑袋吃梅子———副酸相
102、天安门升旗——太阳出来了
103、木头眼镜——看不透
104、茅厕里吃油饼——亏你张得开嘴
105、寸大的字,分大的格——格格不入
106、瓜地里挑瓜——挑得眼花
107、擀面杖插到鸡窝里——捣蛋
108、蚂蚁啃象鼻——不识大体
109、脑袋上刷糨糊——糊涂透顶
110、马背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111、休息休息再说——歇后语
112、竹篮子打水——场空
113、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114、足球队员——不用手(守)
115、太极拳的脾气——柔中有刚
116、隔壁摇铃——听到呜(名)声,未见其人
117、钱塘江的潮水——看涨
118、玉皇大帝打筋斗——天翻地覆
119、喜鹊落满树,乌鸦漫山飞——吉凶未卜
120、两棵苦瓜一根藤——苦在一块了
121、戏子的脸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122、擀面杖升云天一诽谤(飞棒)
123、吃了剩饭想点子——光出馊主意
124、公共厕所丢炸弹——激起公粪(愤)
125、针挑黄连——挖苦
126、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127、剪开蚕茧贴在眼睛上——满眼都是丝(私)
128、人身上的汗毛——数不清
129、西瓜落地——滚瓜烂熟
130、蚂蟥的身子一软骨头
131、野猫进宅院——无事不来
132、喝生水,拿赃钱——早晚是病
133、饭熟揭锅盖——气冲冲
134、梦中游太空——想入非非(飞飞)
135、人行影子走——寸步不离
136、头发丝上刻仕女图——入细入微
137、黄昏走到悬崖边——日暮途穷
138、煮烂的鸭子——嘴还硬
139、火车上放**——走着瞧
140、肩膀上扛大梁——压趴架(承担不了)
141、十指头生疮——毒手
142、小老鼠戴眼镜——没有鼻梁骨
143、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儿
144、苍蝇飞进牛眼里——找泪(累)吃
145、葫芦里卖药——不知啥名堂
146、公鸡对着麦克风叫——鸣(名)声不低
147、搬着磨盘过江——吃力不讨好
148、老鼠爬香炉——碰了一鼻子灰
149、盘古的斧头——开天劈(辟)地
150、梦里做皇上——快活不多久
介绍我国陕西的服装特色!快!!!!!!!!!!!
陕西人崇尚勤俭,不尚 奢华。尤其广大农民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有闲情逸致装扮自己,因而服饰以淡雅朴素为主,追求宽松舒适和经济实用。上衣下裤的两截装,是陕西人最基本的传统服装式样。这种中式衫袄和大裆裤子都是农家妇女自裁自缝的,衣料也为农家自织的土布,夏季多为白色,秋冬春三季多为灰、黑、蓝三色,民间有“ 冬天青、夏 天白,春秋二季一碇墨” 之 谚。颜色一般是用黑豆水、石榴皮、槐籽等煮后埋进涝池淤泥中染成的。
清朝时,男子穿长袍, 其款式为直领斜襟,钉布疙瘩纽扣,长及脚踝。早先穿长袍时,外面必须套马褂,到了民国时期,长袍才单独使用。长袍马褂是旧时社会地位的一个标志,常为富商、乡绅、知识分子的装束,劳动人民平时极少穿长袍,只有遇到重大庆典或重要仪礼交往才穿蓝布长衫。
马褂是清代至民国年间 的男子服装,用作礼服。褂长及股,袖长及肘,对襟式,套在长衫之外。质料多为黑色或褐**的绸缎。马褂本是满族骑马时穿的外褂,增减方便,既能御寒,又利于骑射。
后为满族男子普遍穿着 的常服,汉族男子也用作礼服穿着。30 年代以后,穿马 褂者逐渐减少,建国后马褂与长袍全部被淘汰。
陕北冬季寒冷,是全省 气温最低的地区。这里农牧并行,皮毛产量较多,冬季多穿羊皮袄御寒。 有钱的人穿羔羊皮,俗 称“ 羔皮筒子 ” ,羊毛细柔 多曲,号称“ 九道弯 ” ,外 面挂有面料,称“ 吊面子皮 袄” ,穿起来又轻又软。庄 稼人则穿老羊皮,不挂面料,毛朝里,皮朝外,不怕脏、不怕蹭,连扣子也不用,拿条布带往腰里一勒,就可遮风挡寒。在山坡躺下休息时,往身上一盖,白天是衣,晚上是被,经济实用,好处不少,只是生了虱子很难捉,当地有几句顺口溜对它作了生动地描述:“ 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 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 。老羊皮袄虽很笨重,看起 来土里土气,但却很暖和,庄稼人都很喜爱,拦羊人更是离不开它。
妇女穿的长衫称 “ 旗袍 ” ,这是最富民族特色的女 装。旗袍本是满族妇女穿的长袍,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用。它既可作礼服,也可作四季便服。旗袍曾几起几落,至今仍盛行不衰。各个时期的旗袍在腰身、长短、开衩、袖筒、领口、衣摆等方面发生过无数的变化。旗袍的整个面貌由宽松的直线式变为紧贴腰身、突出胸、腰、臀各部位的曲线式,显示出女性身材清晰流畅的曲线美。旗袍的特点是上下衣不分,免去了衫裤、衫裙等服式的缝制和搭配的麻烦。而且它似裙非裙,穿着舒适,走起路来轻盈飘逸,显得很苗条、很漂亮,也很大方。其造型和中国妇女温良、腼腆、含蓄的性格极为和谐,因而受到中国妇女的普遍欢迎。50 年代 以后,旗袍被视为封建地主及资产阶级的产物,一度不太流行,80 年代以后又恢复 了活力,而且设计新颖、款式多样,长袖、短袖、高衩、低衩、圆领、方领、高领、矮领等各式各样争奇斗妍、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现代女性的新风采。
与长衫相对的是短衣, 这是广大农民的日常装束。传统的中式短衣有对襟和斜襟两种。男子的中式上装大多是对襟的,俗称“ 对襟褂 子” ,其款式是直线型的, 长及臀部,两侧开小∶,直领,前面钉一排布疙瘩纽扣,下方两边用同样布料做衣兜。这种短衣有棉、夹、单之分。棉袄是在对襟夹袄的表里之间装上棉花,以便在冬天遮档风寒。不装棉花的便称“ 夹袄 ” ,这是春秋 两季的装束。单衫是夏天穿的。有的为了防止棉袄被污渍,免除拆洗的麻烦,一般要在棉袄外面加穿一件单衫,称为“ 罩衫 ” ,往往一 件棉袄总要缝制两件以上的罩衫以供替换。80 年代以 后,这种短衣渐被淘汰。只有部分老年人仍穿用。
妇女传统的中式短衣为 斜襟布衫,俗称“ 大襟衫子 ” 。从领口起斜钉一溜布疙 瘩盘花纽扣,衽口开在右侧,下襟两侧开小∶,大襟正好把胸脯包得严严实实,显得古朴端庄。清代的女式短衫长可及膝,高领、大袖。领口、前襟、下摆及袖口等处要镶一幅寸宽的异色布边,叫做“ 镶边 ” ,有的 不镶布边,只镶一条圆棱的花边,叫“ 滚边 ” 。后来的 衫子都不镶边和滚边了,改为低领、窄袖,身长虽也相应改短,但其长度仍超过臀部。这种衣衫不仅保暖性能好,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去菜地摘瓜采豆,不用提篮携笼,一手撩起衣衫前襟,一手采摘,采摘够了,搂抱回家。去村里商店购买小件杂物亦不带兜,前襟一提,一一装下,便可悠然而归。体现了陕西妇女重实惠、重节俭的审美特征。现在中青年妇女已舍弃大襟衫袄而追求各种制服和西装式样,只有部分老年妇女依旧固守“ 大襟衣 ” 的本色。
关中和陕北妇女有穿肚 兜的习俗,这是一种贴身穿的内衣。其式样是将一块正方形的布裁去上角,成凹形的浅半圆状,于两端钉带挂项上,下角或尖或圆,横两角各设带扎于腰间,护住胸部和腹部,使胃肠不受风寒,兼有乳罩和裹肚的作用。兜面上大多有饰花,常见的有开口石榴、并蒂双莲、寿桃、鸳鸯戏水等。在偏僻乡村,有些老年妇女夏季就只带一个肚兜在家干活,这种现象颇能说明裹肚的实用性。
陕南巴山深处的妇女穿 衣有个很奇特的习惯,长的穿在里边,短的穿在外边,三件衣服,最里的一件为白色,最长,中间一件为红色,次长,外面为蓝色,最短。每件要短一指头宽,穿起来下襟边缘处白、红、蓝三色层次井然,颜色分明。谚云“ 女子夸富比衣俏 ” , 穿了几件衣服一目了然,青年妇女能着此者可骄傲于一乡,表现出一种虚荣心态。
陕西各地农村,中老年 男子着装后都有缠腰带的习惯。俗云“ 三夹不如一棉, 三棉不如一缠” ,当地人很 重视这“ 一缠 ” 。腰带是半 尺左右宽的长布带,或黑或蓝,颜色不拘,长短亦无固定尺寸,一般都要在腰里缠上两- 三圈,缠得越厚越保 暖,不仅干活利索,擦汗也很方便。出门赶集或下地劳动,老汉们常把长管旱烟袋、烟荷包、火镰和装火绒的小布袋系在一起,插在腰问,赶集买点零碎用品也可别在腰带里。有时偶然找不到腰带,取根草绳也要缠在腰闯。不仅男人们偏爱缠腰带,有的女人也离不开腰带。她们将长腰带从自己胸前交叉绕个“ 十字花 ” ,再 绕过脊背和胸前乳房,把孩子缠在背上,便可出门赶路或下地干活了。一条腰带看起来不起眼,却成了各地农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现代男子穿的长袄为西 式大衣,兴起于20 年代。其 款式为大翻领。胸前钉两排塑料大纽扣,长及膝下,两侧开斜兜。当时多为教师、学生及普通知识分子冬季的穿着,乡间称“ 大氅 ” 。这 种服装至今仍流行,但过去那种棉布的已很少见,现在的大衣质料多为毛呢。此外还有一种短大衣,流行于五六十年代,与大衣的款式完全相同,但比大衣短,仅及臀下,常以毛皮或栽绒为领,两侧做斜插衣袋,行立皆可插手其间以取暖。这种短衣现在已很难见到,多以羽绒服替代。
---男子夏天穿的上衣小 褂称“ 背心 ” 。多为白布或 细麻布制成,形状颇与坎肩相似,没有衣领,也没有袖子。关中称它为“ 汗衫 ” , 陕北称“ 褂褂 ” 。这种衣服 轻薄短小,夏天穿上既轻快又凉爽。
男子春秋两季穿的坎肩 有夹、棉两种,亦称“ 夹背 心” 、 “ 棉背心 ” ,也是一 种无领、无袖的对襟短褂。这种短褂可以保护前后心不受风寒,穿着又很方便,在陕北地区最为流行,小伙子们劳动时,贴身穿件衬衫,喜欢在外面套件坎肩,干起活来显得精干利索。
小孩不论男娃女娃,夏 季只戴裹肚,华县一带称“ 妈肚 ” 或 “ 麻兜 ” 。是一块 菱形的布护住胸部和肚脐,避免肠胃受寒。顶端钉上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角也钉上布带,从背后系着。考究的裹肚一般采用色彩鲜艳的布料,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关中风俗,小孩的裹肚要用五色丝线在上面绣一只老虎,既显美观,也是为了驱邪。 关中儿童有穿 “ 五毒背 心” 的习惯,这种背心用 红、蓝、黄、白、绿五种颜色的布料拼接而成,上面绣有蜈蚣、蝎子、壁虎、蜘蛛、蟾蜍五种动物的形象。民间传说五毒背心有“ 以毒 攻毒” 的作用,故用它穿在 儿童或少年身上,认为这样就可祛邪除病,保护孩子健康成长了。
在关中农村还有一种 “ 百衲袄 ” 也很流行。妇女们 将各色边角碎布剪成菱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案,每块图案的边长一厘米 左 右,然后将众多的小布块缝缀在一起,将它做成小汗衫、小夹袄,穿在三、四岁孩子的身上,看上去五颜六色,十分好看。现在已成为旅游工艺品,在各个旅游点上摆摊出售,许多来陕西旅游的外国朋友都争相购买。
---“ 围嘴 ” 是用于婴幼儿的衣 物,用花布或素色布做成,上面钉带,挂在小儿项间,两侧亦钉布带,系于背后。用它护住小儿前胸,防止涎水污衣。“ 斗篷 ” 是冬春季节防寒的 风衣,无领无袖,将它披在身上,用带系在颈下,其形状颇似一口扣着的大钟,故又有“ 一扣钟 ” 之称。旧时 富家冬季出门时用它御寒,后来成年人舍弃不用,只有小儿继续使用。现在仍可见到不少婴幼儿有大红绸缎做的斗篷。
风衣是 80 年代以后兴起 的,其款式与大衣基本相同,用防水布做成,多为灰色或米**,出门时穿在西装或毛呢大衣的外面,不仅可以防风遮尘,遇小雨雪时亦可遮挡。
辛亥革命以后,流行最 普遍的男子服装是“ 中山装 ” 。据说中山装是 先 生倡导设计的,故得其名。这种服装比西服宽大,长及臀下,是对襟式的,前面有五颗塑料圆纽扣,翻折式小立领,衣服前面上部有两个带盖的小贴袋,下部有两个带盖的大贴袋,四个口袋各钉有一粒纽扣。这种服装的特点是穿着简便合体,美观大方,因此中山装成为中国正式礼服之一。这种服装从民国初年一直流行到现在,尤其在50 ~ 70 年代,各地成 年男子不分阶层,几乎清一色地穿着这种严肃的中山装。到了80 年代,由于西 装、茄克、牛仔服、运动衫等大量涌现,这种单一的服装状况才有了改变。
西装是由西方国家传入 的,其特点是敝领、胸前有三颗扣子、背后开岔。穿着舒适挺直,看起来也很潇洒大方。它既可作为日常服装,也可在较隆重的社交场合作礼服。妇女穿西装不像男士那样板、正规,不需打领带,也可以不系扣子,里面的衬衫可以鲜艳些。
陕西传统的中式裤子不 分男女,一律都是宽腰长裆裤,俗称“ 大裆裤子 ” 。裤 与腰皆为异色布料组成。裤为蓝色或黑色,另用宽约五寸的自布缀接为腰。穿裤之后,自裤腰处竖打一道宽褶子,用带系住。带日“ 裤腰 带” ,青年男女的裤带上多 有刺绣的花鸟图案作装饰。这种裤子的裤腿也很宽大,虽很费布。但图个宽松舒适。上了年纪的人,冬春季节要用一对丝织的黑带子将靠近踝骨处的裤脚管扎起来,名为“ 绑腿 ” ,以防寒 风侵入,带子则名“ 绑脚带 ” 。扎裤管的习俗虽在各地 很普遍,但这种习俗在陕南巴山地区却另有作用。陕南人都知道水田里有一种水蚂蟥,而在陕南的高山上也有类似的小动物叫“ 旱蚂蟥 ” ,它生长在草丛里,人在行 进中,它会悄悄爬上脚腿,一头扎进人的皮肉里,人越扯它越往里钻,只有在腿的对侧用力拍打,它才会自动退出。为了防止害虫入侵,出门时便要首先扎住裤管,天长日久,便成为巴山人一种情有独钟的风俗了。现在大裆裤已近绝迹,多以西式裤取代。西式裤方便合体,两侧有裤兜。男式的前裆开口,并于开口处钉有纽扣或拉链;女式的前面多不开口,于裤腰左侧开小∶,并钉有裤扣。
“ 套裤 ” 流行于 30 年代以 前,其形式同小孩的开裆裤相似,只有两条裤腿,没有封裆,上端有扣绊,可以系在裤带上,将它罩在裤子外面,主要用于保护小腿和大腿不受寒气侵袭。因它无后腰,也无后臀部,故而有人讥评这种穿着是“ 穿上套裤 图洋哩,屁股跟上受凉哩” 。旧时多为富豪家所有。 “ 马裤 ” 流行于民国年间, 最初为军队骑兵服装,后来民间亦有少数人仿制。这种裤子的裤裆肥大,裤腿狭窄,保暖性能好。裤腿外侧开口,钉双排纽扣或拉链。多为军政界和富商穿用,一般庄稼人不穿,建国后不久即消失。
“ 裙裤 ” 是 80 年代开始流行 的女裤,长及脚跗,裤腿宽大,多用轻薄的丝绸做成。夏季穿上它透风凉爽,走动时两条宽大的裤管忽开忽合,似裙非裙,显得轻盈飘逸,颇受城市女青年的喜爱。“ 裤衩 ” 是一种短裤,男子 夏季劳动时穿用。另外无论男女,贴身穿的短裤也称“ 裤衩 ” 。
裙子,古代称 “ 裳 ” , 是男女皆用的下装,唐代以后男子穿袍、裤而不穿裙,裙子就成了女性的专用品,“ 裙钗 ” 一词也就成为妇女 的代称了。 清代妇女穿 “ 百褶裙 ” ,裙身又宽又长,其长度要 盖住脚面,裙上打出许多皱褶,一方面起到收束裙腰的作用,另方面也显得飘逸美观,百褶裙之称即由此而来。这种裙子是用绸缎做成的,非富足人家没有。“ 十带裙 ” 流行于清末和民 国时期。整个裙子全坠绣带,顶端吊小银铃。再穿上配有铃铛的木底鞋,每行一步叮哕作响。民间有两句俗语形容这种装束:“ 十带裙 呛啷啷,木底鞋子咣哨哨” 。旧时富豪家庭的妇女多以 此裙作礼服。“ 绣裙 ” 是绣有彩色花鸟图 案的裙子,多用红色绸缎做成。此裙不是平常衣着,旧时农村结婚,新娘必穿大红绣裙。“ 单衣裙 ” 是用一般布料做 成的,这是一种便裙,无论劳动或休闲时都可穿,多为平常人家妇女的穿着,穿时都系在上衣之内。
从古至今,裙子都是妇 女们最喜爱的服装之一。到了现代,裙子的样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设计制作已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极富时代气息。归纳起来,现代的裙子大致有长裙、中裙、短裙之分。 长裙可盖住小腿或露出 脚踝,从造型上又分喇叭裙、直筒裙和鱼尾裙三种。喇叭裙的下摆宽大,呈喇叭状。这种裙子对腿粗臀大者有遮盖作用,对身材偏高者有种稍低的错觉。 中裙长及膝下,可分西 装裙和百褶裙两种。西装裙适合中老年妇女穿,对有文化素养的职业妇女来说,可使其更具成熟稳重的魅力。百褶裙适合中青年人穿,对腹部偏大或身材偏矮者,可通过直线条给人以苗条的错觉。 短裙都在膝盖以上,其 款式有下部收口很小的“ 一 步裙” ;简洁明快而又古典 雅致的“ 灯笼裙 ” ;随意发 挥而又摩登浪漫的“ 迷你裙 ” 等。
网上,答案,谢谢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之
中国的将军甲胄有多少种材质?其防御攻击的韧度水平怎样?
古代甲胄简史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 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着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 ,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叁等。
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 40公斤以上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叁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
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
组成部分:
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我国古代的盔甲普及程度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演变的。
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藤盔甲、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钢盔等取代。
先说说中国的铁制铠甲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铁甲。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申已普避装备铁甲。河北满城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绵甲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申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国头盔。胄,战国以后称兜黎,宋代以后称盔。中国传说最早的胄由造尤创造。人们用兽角、藤条兽皮制成头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铜胄为商代青铜胄,皆用青铜整体范铸,饰有兽纹。铜盔也称胄,古代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盛行于商周时期。周代铜胄也是整块范铸,左有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周边宽带上凸出一羊排圆泡钉。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实。战国出现铁兜鉴,用铁甲片层层编压而成。此后至宋代,头盔一般为整块范铸,铁甲片编缀,或二者结合制成。‘明代夫盔大体承袭宋制,有所改进。明朝御林军用锁子盔,铁钵象一顶便帽,下沿装锁子钢丝网,盔高八寸许,网长一尺左右,网环极为细密。士兵的铁盔较简单,装饰不多,铁钵高大,肩庇较宽,整个盔面上宽下窄,形如尖塔形。军官用的铁盔雕刻有龙虎图纹,有的用金银镶嵌,盔上有赏,可插貉缨。及至火器广泛应用后,铁盔的形制趋向轻体化。清中叶以后,甲胄成为仪仗、校阅时着用的装饰品,实战中较少应用。清朝末年,西式钢盔传人中国,成为步兵通用的防护器具。皮条编缀而成。甲均涂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鳖鱼皮、水牛皮等为主。几乎每个武士均装备甲,有的马匹也着甲。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出现后,皮甲不能抵御锋利兵器的打击,逐步让位于铁铠甲,但皮革作为轻便防护装具仍沿用达千年之久。
镜甲
一种护劈的防护甲。形似衬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用丝绒覆盖,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
锁子甲
古代作战时保护身体的防护装具。一般用铁锻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铁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穿起来柔和轻便。盛行于中国唐代。
叶片甲
一种防备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防护装具。最初使用的是结实的麻布衣或皮衣,随着金属的出魏,装上了铜片、背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东方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金金属叶片甲就产生于那里,后来为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胸甲
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古代胸甲用密实的毡片外包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铁制胸甲,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或镀镀,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国军队,胸甲于1731年装备重骑兵,经短时停用。
中国盔甲流水账最初的盔甲 中国最早的盔甲实物是在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南墓道中发现的皮甲实物,这些皮甲只剩下腐烂后留在土里的纹理了。其外径最大都在四十厘米左右。可见是整片式皮甲。其上有黑、红、白、黄四色图案花纹。这些皮甲是商代的遗物。除了它们以外,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商代到战国的皮甲都是先裁剪成甲片然后编缀成甲。在同一座坟墓南墓道北口发现了大量青铜头盔。这也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头盔。它们的形体相似,都是范铸的。重2000-3000克之间,一般高20厘米以上。合范的缝正当头盔中线。头盔上的纹饰以这条线为中心向左右对称展开。头盔除前部以外都向下伸展,以保护耳朵和颈部。这些头盔中有不少铸出兽面纹饰;有的只是简单的铸出两只大眼睛;有的则只有圆葵纹。所有头盔都有向上竖立的空心铜管,用以容纳缨饰。头盔外部打磨光滑,但里面则仍是粗糙的。因此战士必须裹着头巾,或者头盔有软内衬。
最初的盔甲的情况就是这样。此后皮甲作为盔甲的绝对主力保护华夏地区的战士有一千两百年左右。一般的皮甲,可以保存较好的曾侯乙墓Ⅲ号皮甲为范例。这具盔甲的年代是战国早期。全甲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组成。身甲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等共计二十片甲片编成,所用甲片尺寸比较大,最大的达到26.5厘米,采固定编缀。身甲上口接编竖起的高领,下缘接缀甲裙,两肩联缀甲袖。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组成,每列十四片甲片,自左向右依次叠压,采固定编缀,然后再上下纵联,采活动编缀。所用甲片上缘比下缘窄,大致成上底和下底相差不大的梯形。整个甲裙上窄下宽,利于活动。身甲和甲裙均在一侧开口,战士穿好后再用丝带结扣系合。两只甲袖左右对称,各由十三列五十二片甲片编成,每列横联四片,由于甲片均有一定弧度,编联后构成下面不封口的环形。佳片宽度由肩向下递减,做下列依次叠压上列的活动编缀,形成上大下小可以伸缩的袖筒。头盔也是由甲片编缀成的。中有脊梁,下游垂缘护颈。共用甲片十八片编成。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其余盔甲跟这副盔甲大致相同,只是局部结构有点差别,比如有的甲裙由五列而不是四列甲片缀成。这些盔甲,官方称为“楚甲”和“吴甲”,可能是从楚国获得。此外还有彤甲、画甲、漆甲、素甲等名号。所有盔甲表面都涂漆,绝大多数涂成黑色。总的来说,完好状态下的战国皮甲还是比较好看的。也可以看出这些盔甲只适合战车上的士兵穿用,因为在地面上穿甲裙的人活动是不方便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墓中居然还出土了保护拉战车的马匹的皮甲——马甲。马甲本身都已经腐朽不可辨识,只有两具马面甲(术语称为“马面帘”)尚可揭剥。
以上是典型皮甲的构造。由于皮甲大都是这样大同小异的东西,其它的也就不说了。总之直到秦朝,中国兵身上几乎全部都是皮甲皮头盔。
早在商朝就有的青铜头盔,到了西周也还有,之后就急剧减少到绝迹(东北出土的西东周期间的铜头盔被认为是东胡的遗物,云南也有稍晚的铜胫甲出土)。
从前14世纪到前3世纪,世界各大文明积极的改进自己士兵的防护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贡献。埃及人创造了鱼鳞铁甲;希腊人设计了大面积铜甲;铁头盔在西亚被发明出来。与之比较不能不说中国落后了。中国远离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点,多次造成这种落后局面
铁盔甲出现
《吕氏春秋·贵卒篇》中提到过铁甲。而目前中国最早的铁头盔,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铁防护用具实物,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同墓出土的有铁剑、铁戟、铁矛。它们是战国后期的遗物。这顶铁头盔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成,现在损失的不过三片,整顶头盔已经复原。全高26厘米。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自顶向下编缀,共七层。甲片的编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片压后片,仅用于护颏、护额的五片甲片形状较特殊。在额部正中一片甲片向下伸出一个突出,可以理解为是护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视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大概高5厘米、宽4厘米左右。这顶头盔的形状跟据说是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上武士所戴的头盔相近,并且燕下都13、21、22号遗址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铁甲片。说明这种头盔也许已经有了较多的装备了。
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大概是因为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呈现黑色。1965年在据说为周勃墓附近的十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战士陶俑两千五百件以上,这些战士中40%披着铠甲,铠甲的样式尽管不同,但均涂成黑色,正是象征着身穿铁甲的军队。另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铠甲被认为是模拟铁甲,有步兵的带披膊的札甲和骑兵的不带披膊的札甲,并出现做工精细的鱼鳞甲。至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则是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鱼鳞甲,全铠由2859片小型甲片构成,有甲身、筒袖、垂缘。共重16.85公斤。与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铁甲残片(共计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中发掘的铁甲片和铁铠(年代为汉武帝执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汉城址出土的36片铁甲片;1963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城遗址中出土数十甲片,保尔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铁甲片出土,形制约十多种,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长安武库遗址中第一建筑遗址发现数目很多的铁甲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出土的铁盔甲一套,这个坟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汉初汝阴侯夏侯灶。如果确实,那么这才是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总之,西汉盔甲实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铠甲的形制
汉代铠甲的术语如下:保护颈部的称为“盘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称为“钎”、头盔称为“兜鍪”、鍪是当时的一种炊具。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像头盔就行了。出土西汉盔甲的形制都相当于身甲部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也只限于身甲部分。这些铠甲可以分为两类六型:
第一大类:札甲,主要使用一类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类甲片。
一型:仅护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联,长仅及腰。外形类似于明清妇女的肚兜。标本见杨家湾陶俑所着盔甲,其中骑兵俑均属于这一类。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较一型小。多半属于一类二型甲片。标本见杨家湾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层甲片位于腰下,采活动编缀。
三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标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盘领,胸中开襟,用铁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缘也垂于腰部以下。
铁札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皮甲,所以这种铁甲的外形类似于皮甲。加上涂有防锈漆,在陶俑上表现时简直难以跟皮甲区分开来。特别是这时的中国皮甲也开始模仿铁甲涂黑漆,除非是出土实物,否则识别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盔甲的防护力显然是不足的,不过还好,西亚的鱼鳞铁甲,这时候终于传到了中国,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鱼鳞铁甲。除了唐朝短暂的表现出向板甲进步的倾向,以及从西方引入有异域风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国铁甲几乎都是鱼鳞甲。
西汉的鱼鳞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类和三类甲片,一般不用一类甲片。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因而得名。
一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的残铠,用二类一型甲片编缀。
二型:用三类一型小甲片编缀,,满城一号墓出土标本属此型。又见于杨家湾陶俑。其中一件体型较大的标本,所披铠甲腰带以上为鱼鳞甲,腰带以下却是札甲。
三型:用三类二型甲片编成,见洛阳3023号墓出土标本。
从西汉铁甲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鱼鳞甲取代札甲的历史过程。西汉初期的铁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鱼鳞甲极少,以杨家湾陶俑为代表。唯一一个身着鱼鳞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着华丽长靴。应该是个军官,所以防护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见到一片一类一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一类甲片52片,占17.1%;第三类甲片11片,约占3.6%;其余都属于第二类甲片。札甲的形制主要已是一类三型,表现出从札甲向鱼鳞甲过渡的趋势。到了西汉以后,札甲就完全消失了。波斯技术排挤了中国传统。
对于西汉铁甲片的金相鉴定结果如下:其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分的碳稍高(0.1-0.12%),含有层状Fe0-2Fe0·Si02共晶夹杂物。表明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成甲片之后,经过退火,进行表面脱碳,提高延性。从河北满城和内蒙古二十家子出土的甲片,组织类似,可见当时盔甲制作技术已经可以适应大规模生产了。刘彻盐铁官营的决策,对于铁兵器,包括铁盔甲的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从武帝前铜兵器占统治地位到武帝后铁兵器占统治地位,这种改变简直可以用“突变”来形容。
西汉军队披铠甲的比例,大概是骑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根据杨家湾陶俑)。武帝后可能有所增加,不过铠甲不一定都是铁甲,事实上,皮甲作为辅助类型的盔甲,一直保留到明朝。与之比较,前479年普拉提亚战斗中,11万希腊联军中重装步兵为38700人。
如何修改病句
“病句”的概念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对错关键
1、成分残缺
2、成分赘余
3、语序不当
4、搭配不当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7、重复罗嗦
例句
1.上星期去植树了。 [分析]没有主语 [修改1]我们全班上星期去植树了 [修改2]上星期我们全班去植树了 2.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了**。 [分析]用词颠倒 [修改]今天,三年级一班全体同学看了** 3.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分析]用词重复(两个词或两个以上词义相同才能称用词重复) [修改1]他的看法是对的 [修改2]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4.同学们坐在宽广的阅览室里看书。 [分析]用词不当 [修改]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
修改方法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的目的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要先予以改正。
4、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
5、从逻辑事理入手。中学课文虽没有章节专门介绍逻辑知识,但在修改病句时却常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平时应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修改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详细说明
1、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党的方针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
去掉“从……中”(2)谓语残缺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行动,要在这个行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建立”前加上“完成”☆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在“吃”前加“过着”,或去掉“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作谓语☆全校师生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
在“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后加上“力争上游”(3)宾语残缺
☆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体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在“运动”后加上“的问题”☆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
在“集体化”后加上“的道路”(4)必要的修饰语残缺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上“艰苦而有效的”☆在这次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张强和李丽夺得了男女冠军。
在“夺得”前加上“分别”(5)关联词语残缺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枝树枝。
在“体形”前加上“而且”☆这次学术会,时间并不长,收获很大。
加上“虽然……但是……”☆即使你讲得再好,我们(也)不听。
☆(即使)家大业大,也要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2、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老舍的写作风格总是和人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的。
去掉“风格”(2)谓语多余
☆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去掉“进行”☆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去掉“打”(3)宾语多余
☆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记》的编写。
去掉“的编写”☆今天,我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钓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去掉“的地方”(4)定语多余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去掉“当前”(5)状语多余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去掉“可以”☆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这些人。
去掉“在心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
去掉“到处”(6)补语多余
☆为了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修改一些。
去掉“一些”(7)可有可无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去掉“的距离”☆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去掉“离现在”(8)误用“的”字
☆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去掉“的”,改为“物价下跌”☆由于历代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到毁灭。
加上“的”,改为“历代的”;去掉“的”,改为“气候潮湿”病句——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2、动宾搭配不当
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将“的发电量”改为“发的电”☆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去掉“沙沙的浪声”☆青年学生(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在“学生”后加上“时期”☆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了。
去掉“的问题了”☆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把“秋天的北京”改为“北京的秋天”☆在哈尔滨、沈阳两地举办的日本**周(上映的)以及在我国其它省市陆续上映的五部日本影片,是这几年来日本影片中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作品。
在“**周”后加“上映的”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违反”改为“干扰”☆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
“事迹”改为“形象”☆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去掉“注视和”☆最近,济南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去掉“和服务忌语”☆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
去掉“录音和”☆解放军多次抢险救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去掉“的安全”3、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1)定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
去掉“聪明”(2)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把“严肃”改为“认真”或“谨慎”☆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去掉“新技术、新工艺”(3)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去掉“整整齐齐”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在句首加“能否”,或改成“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把“温暖”改为“冷暖”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把“就”改为“才”☆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把“不但”改为“不仅”☆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把“也”改为“就”病句——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4、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5、虚词位置不当
6、主客颠倒
7、复句内语序不当
定语位置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3.两个定语先后语序不当
☆这次展览会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并在“前”后加“的”状语位置不当
1.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老师嘨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的”调至“发挥”前2.两个状语前后位置颠倒
☆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传说中的那位神猎手。
将“顺利地”与“按照高老头画的那张简图”位置对调☆李强把张卓不放在眼里。
把“不”调至“把张卓”前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 一位 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 优秀的 篮球 女 教练
领属性 数量 动词性短语 形容词 名词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 在休息室里 都 热情地 同他 交谈
时间 处所 范围 情态 对象☆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字句否定副词应该放在“把”字前面☆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把“不”放在“趁”前面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应在全句之首;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不但她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它同学。
把“她”放在“不但”前面☆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把“如果”放在“他”前面主客颠倒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我对于数学”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只能用在句子开头(在句中作定语);
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时,用于句首句中都可以。
复句内顺序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应“树技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各个民族的服装的由来(传说、特点)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的叶子将自己修饰一番,后来又取用打猎的兽皮做衣服。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画上,已经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类在腰间围着一条短短的兽皮裙,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有的臀部还有尾饰。而且已经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环、骨饰等物品,说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审美意向和审美追求了。据考古资料证明,蒙古族的服饰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食畜肉”、穿“皮毡裘”的匈奴妇女的头饰与察哈尔妇女的头饰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饰文化,又传给了鲜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当然也传给了蒙古族。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
蒙古族的服饰具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蒙古族特别地偏爱鲜艳、光亮的颜色,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调明朗、身心欢娱。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蓝色这样一些纯净、明快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衣,一种天然的和谐。
另外,从蒙古民族服饰的款式看,褒衣博带,即能体现人体的曲线美,又能体现蒙古牧人宽厚大度、粗犷坦荡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 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
《黑鞑事略》载:“其服右衽,道服领,少数为方领,以毡、皮、革、帛制作,衣肥大,长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内,一裘毛向外,男女样式相似”。
这种服式,后稍经改革,沿用至今,牧区男女均穿用。分夹、棉、皮3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缎、布作面,夏穿布、绸、缎、绢等料。一般用红、黄、紫、深蓝色。袖长窄,下摆不开叉,衣襟及下摆多用绒布镶边,边宽约6~9厘米。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等色绸缎带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
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2、满族服饰
明朝,南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皮兼用。迨至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
至于闲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为常。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喜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为有清一代的时装。
辛亥革命后,旗袍的样式由肥变瘦,并有长、短袖之分。经过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绊,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政权,推行八旗制度以后,满族人均在旗,故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装”、“旗服”。
3、藏族服饰
目前关于藏族服饰最久远、现存的实物资料是昌都卡若遗址出土的少量装饰品,有片饰簪、璜、珠、项饰、牌饰、贝饰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较高的审美情趣,不仅有了缝织衣物的骨针,还具备了需一定审美意识方能创造出的璜、珠等。
藏族服饰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中二丁王"时(相当于中原西汉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开始了冶炼铁、铜、银等矿产,为金属饰品的出现创造了条件。藏史记载,公元三世纪的拉妥妥日年赞时,吐蕃赞普的服饰巳与众不同,出现了服饰等级的差异。
史载松赞干布时期,吐蕃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其服饰文化日渐发达。吐蕃奴隶制王朝等级森严,在服饰上的表现也日臻完备。
从反映吐蕃盛时的敦煌壁画可看出,君臣服饰的等级差异,藏王一般只有赞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宝冠箍住的有凹槽装饰的无沿帽,呈红色,通常高于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从或臣下往往戴平顶无沿帽。
衣袍的式样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饰规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银,四等银,五等铜,六等铁等大小两类,共十二级,装在方圆三寸的盒子里挂在胸前,以区别职位的高低。
武将的头盔有形如塔的装饰,战士头盔上有三只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随着"惟以淬砺为业"的吐蕃冶炼业的发展,军队的铠胄日趋精良,有的周身仅露两个眼窝,劲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严、勇猛之气在今天大昭寺壁画的吐蕃武士像中尚历历在目。吐蕃贵族不仅本人穿着华贵,还在聚会宴客时,把佣人装饰起来。
而作为赞普的松赞干布则用一种红带子包头,身着长袍,足穿脚尖朝上的靴子,据《红史》载,这种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响,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响到了服饰文化层次,而从松赞干布伊始的吐蕃与中原的密切交往,两种民族文化的长期接触更为藏族服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史载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入诸种花缎、锦、绫罗与诸色衣料二万匹,还有大量的金玉器具。松赞干布及吐蕃大臣纷纷自行去掉毡裘,改穿绢绮。近代西藏的高级官吏,头发绾成一髻,戴金翅白纱帽,这是唐代进士的服饰。
此外,还采纳文成公主建议,令国人禁止"赭面"(用油涂面),文成公主进藏还带来了种植蚕桑和纺织技术,"植桑织丝兮"大大的促进了吐蕃服饰技艺的发展,青海海西州都兰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吐蕃服饰的工艺水平。
服装的织物纹样多为联珠动物纹,装饰品的金质首饰、佩饰的精美使人叹为观止。今天藏族妇女饰品的镶嵌形制,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
吐蕃是一个军事帝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许多其他民族,这是造成今天各地区藏族之间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服饰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吐蕃时代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服饰的不同,东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其女王穿青毛绫(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到地,冬穿用文锦装饰的羔裘。发作鬟髻状,两耳垂珰(耳环)。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发,妇女辨发,男女都用彩色涂面。
王居丧三年,不易服,不梳洗。附国是以今四川甘孜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坝一带的嘉绒藏人的藏羌融合体。他们头戴圆形皮帽,或带幕离佳(即面罩一类饰物,为妇女所带)。身披毛曷毛(氆氇一类)、皮裘,穿牛皮鞋。颈系铁索,手贯铁钏。王与酋长以金为首饰,胸前挂着三寸长的金花。
党项则是纯游牧部落,"服毡袭褐,披毡以为上饰",早在北周时巳能制造精美的犀甲、铁铠。四川西北部还有属党项部落联盟的邓至、武兴国和宕昌等,服饰习俗为头藏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四川牧区藏族服饰相似。
此外青海地区有吐谷浑,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如女发型为辨发披于后,后饰珠贝,以繁多为高贵,这一服饰与今青海藏族妇女大致相同。这些地区服饰特征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饰的母型。
吐蕃王朝崩溃后,从九世纪中期到第十一世纪的二百余年间,西藏社会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混乱状况。这一时期战乱不堪,服饰艺术的发展也难免厄运,停滞不前,而与战争有关的武士服饰却济时发展。在阿里古格王国的遗址中,发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
这一时期的服饰发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佛教僧侣服饰的兴起。公元八世纪,西藏出现了第一批僧人,服饰由赞普府库供给,后由百姓、政府共同供养。佛教服饰亦形成等级区别,并有节日与平时的不同装束,自成体系。不少上层僧侣生活奢侈,衣着华丽,"下坐重裀,上张伞盖,身衣锦缎……"。
早期西藏僧侣服饰受印度影响甚大。据传说贝霞帽最早则是由印度国王赠给宁玛法王莲花生而流传下来,成为西藏僧帽中的一种,但后来西藏僧服衍变发展较快,极具地方色彩。朗达玛灭佛后二百余年,佛教重新兴起,并且形成众多的派别,各派不仅在佛经教义的诠释上不同,而且在服饰穿着上也不相同。
古老的宁玛派僧侣着红色袈裟,故又被称为红教。而噶举派则以戴红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区别。这种以服饰表征身份、信仰的现象正是西藏服饰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饰史上颇具特色之处。
元代,西藏隶属于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与元王朝发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饰上所受的影响也较前朝为大。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抚使、招讨使、万户等各级官吏,不同品级穿着不同花饰的藏袍,戴不同的顶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厦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种官服名称还保留着元朝的叫法"寸扎花尔白玛"。
官品的主要标志也表现为蒙古式的"江达"(即圆冠)上的顶饰的差异。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即平顶围穗蒙古帽)等等。
还有一种贵族平时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饼形帽,管家或根布(乡官)等也常戴,这个时期萨迦上层官吏、贵族的服饰或仿效蒙古贵族,或直接为元王朝赠赐,穿用十分普遍。西藏北部牧区与蒙古族交往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饰习俗。
元朝藏族服饰另一特点是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增大。随着佛教的中兴,严格的僧侣等级趋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种形式与手段渗透于服装、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图纹或符号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思。这种现象还影响到民间装束,如出现仿袈裟色泽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号及佛教法宝的装饰品等等。
明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明王朝设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今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区,并常赏赐给藏区上层贵族以大量的锦帛、裀褥。而从藏区进贡的物品中看,氆氇、毛缨、足力麻、铁力麻等纺织物品占了贡物的大部分。
说明当时藏区的纺织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纺织业正是服饰发展的基础。为明代藏族服饰业发展提供的另一个优良条件是中原与西藏官方民间的大量的茶马贸易,为西藏输入了大量的布帛、缎绸和纺织成品,这些贸易是以前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戏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藏戏艺术密不可分的服饰艺术也自然迅速兴起。藏戏服饰除了历史上贵族们的日常服饰外,还发展出了另一类高度夸张的服饰以及大量的面具。并且这些服饰和面具都是严格按照戏剧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并为其性格特征服务的。
这类服饰艳丽、夸张,重在表现力与强烈的装饰效果,成功地将西藏服饰经过艺术处理后搬上了戏剧舞台,为西藏服饰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时又大大促进了西藏戏剧、舞蹈、美术等艺术的发展。
清朝是中国历史前所未有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日趋定型。与今天的联系最为密切。藏族的服饰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们将以清代藏族的服饰文化为主,对藏族服饰文化的结构、艺术特色、审美特征、制作工艺做进一步的探索,以利于加深藏族服饰文化的特色。
4、壮族服饰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彩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
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
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
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清末民国以后这一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男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中山装、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5、白族服饰
远古时代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
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
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在唐代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对所描绘的王族和官员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碑阴载用“二色绫袍”做功臣赏赐品。
《释名·采帛》:“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诏向大唐朝廷献演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还以别的方式来表达,演员们穿南诏民族服饰,衣裙、鞋帽上彩画鸟兽草木花纹。
“八彩”艺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演进。所以说南诏时期白族织染刺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我国南方是少见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对研究当时的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绢类面料虽没官家华贵,仍不失质粗形美之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
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这一文化对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饰的演变一直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
扩展资料:
一、汉服
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的古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到汉朝已有几千年历史。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二、汉服简介
古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既有交领右衽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汉服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古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古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古代各个时期汉服的特征。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三、汉服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四、汉族各个时期的服饰:
1、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
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2、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3、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
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成为华夏民族的另外一个名字。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4、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
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5、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
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
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
6、宋朝时期
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
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
7、元朝时期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服饰仍然是汉服。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古妇女也穿长袍。而中国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
8、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 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
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
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
9、清朝时期
1644年满清入关,推行了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被迫中止。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汉服款式(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屡次起义反对剃发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了下去,酿成了扬州十日的惨案。
清代的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都大量穿着汉族风格的衣服。有些太平军将领拒绝混入满清元素的服装,有的宁愿穿直接着戏服作战。
10、民国
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文化也有人主张恢复。
由于民国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人的衣服也有原来宽大的长袍加入西方剪裁变为旗袍,大部分汉人渐渐以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马褂即是传统的满族服装。
11、现代
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开始思考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修补与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复兴汉文化的队伍当中,但社会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各样的阻碍。
百度百科-蒙古族服饰
百度百科-满族服饰
百度百科-藏族服饰
百度百科-壮族服饰
百度百科-白族服饰
百度百科-民族服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